[262] 大 AI 時代之劣幣逐良幣
懂電腦,懂人情事故的你我,都有幫熟識的好友「免費」修電腦的經驗。好友跟他的社交圈大力讚揚你的技術力。接下來,好友拜託幫你不太熟的親友修電腦。沒多久,你開始免費幫半生不熟的人修理電腦,直到你決定不懂電腦那一天,才停止這個惡性循環。
其實,最好的作法是他們在哪裡買電腦,就在哪裡修電腦。或者付費請人維修電腦。
社區那間電腦買賣維修店,需要持續收入才能繼續營業。你我的義舉,不僅斷了他的金流,還給消費者「修理電腦不用花錢」的錯誤認知。最終,社區不再有電腦維修店,只能到大型商場碰運氣。
軟體也有類似效應,大 AI 時代來臨,此效應被放大數倍。「OO 軟體要 $$,我看了看,有用的功能就那幾個,於是 Vibe Coding 了兩下,做出功能差不多的產品。我朋友不必再花冤枉錢…」。
我贊成把不好用,欺騙消費者的軟體產品趕出市場。不過,那些正派經營,願意投注資源,持續在該領域深耕的產品呢?當消費者被教育成「軟體應該可以免費使用」,或「$1 一次買斷,享用一輩子」,同為軟體工程師的你,該如何自處?
「如果產品真的好用,消費者自然會付費買單。」真的是這樣嗎?「精心設計的 UX,穩定,且依需求持續推出新功能」對上「低價甚至免費,但介面跟功能差,版本更新不穩定」,勝算沒你想的那麼高。
大 AI 時代,Vibe Coding 吹高高,讓軟體界轉向「劣幣逐良幣」,而且來的又猛又快。有些人以為射出去的是搭備先進 AI 辨識功能的精準火箭,但其實是精準擊中後腦杓的迴力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