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貼我標籤。」
這句話你一定聽過,也可能親口說過。對多數人來說,「被貼標籤」是一種被簡化、被誤解、甚至被歧視的感受。貼標籤常常被當成負面詞彙,是許多社會爭議與人際衝突的來源。
但我並不這麼看。對我來說,貼標籤這件事本身沒有問題,真正讓人不舒服的,是「被貼錯標籤」。我甚至認為:標籤貼得準,人際關係才會順。
真正令人反感的不是被貼標籤,而是被誤解。
╭ 貼標籤,其實是必要的理解機制 ╮
人們討厭的,不是被貼標籤,而是被誤解。當我們抗拒別人「定義我們是誰」的時候,往往是因為: 我不是這樣的人,為什麼別人會這樣看我?
在社會走跳,不可能不貼標籤。當我們與一個陌生人互動時,我們下意識會從對方的穿著、談吐、語氣、背景資訊,去推斷這個人大概是怎樣的人。這是一種自然的心理運作,用來應對資訊不足的情境。這個過程,有一個更中性名詞-「人物側寫」。
在職場中,這是一種實用,甚至必要的技能。開會、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