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懂得「反思」才能察覺原則對生活的影響有多深。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與面對人事物的表現,皆由其內心認定的原則所決定。人出生時如白紙,在成長過程收集做人處事的原則,漸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並以此與他人互動。

[236]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前陣子剛聽完了《Atomic Habits》有聲書,正在聽第二遍。作者 James Clear 的目標之一是藉由一個驗證可行的「方法」來協助人們戒掉不好的習慣,建立好的習慣。這篇文章講的是,我打算戒掉一個不好的習慣,進而導出生活原則的來龍去脈...

開車時,多數時候,我是那種會讓行人先行、不太跟人爭道的駕駛人。轉彎時,若有行人要過馬路,我會停下來讓行人先過。我也曾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停車位,雖然車停好了,還是主動把車位讓給一對急著帶小孩就醫卻尋無車位的夫妻。下雨天,我會停下來幫老太太移動緊密相連的摩托車好挪出空位讓她把車停進去。看到行動不便的老先生下公車,我會主動攙扶到定點後才離開...

多數時候,我是這樣的人。

但有時候,因為趕時間或心情不好,間接影響腦袋做決策的「單元」。那些情況下,我會變得更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角度做反應。「我是這世界上最忙的人啊,為什麼要擋在我目前,不讓我先過呢?」「行人走這麼慢,還一邊看手機,有沒有搞錯啊?」

眼看時間來不及,越來越浮躁...

一早起床,「滑手機讀新聞」是必備行程。那天早上出門後,我用手機讀了一則新聞,內容跟離譜的法院判決有關,看了之後心裡多了一股「怒氣」,明顯感受自己的浮躁與不耐煩。而這樣的心境轉變,事後反省,也是即將發生的事件的肇因之一。

那天早上開車送小孩上學,行經台北館前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時,目測左前方一對夫妻離我的車子還遠,「可以通過!」,腦袋給出了訊號,決定從「空隙」鑽過去,便踩油門加速前進...

這時才看到右前方有一個中年男子由另一個方向穿越馬路,他離我的車子更近,此時剎車已經來不及,最後選擇繼續前進,快速通過。

眼角餘光看到他臉上的不解與憤怒,事實上,車還沒通過我就後悔了。為了搶快,我沒有禮讓行人,讓大家,包含車上的老婆小孩處於危險之中。我為此感到羞愧。

事情還沒完。車子通過後,剛好遇到紅燈。我從後照鏡看到那位穿著襯衫,打扮十分正式的中年男子,往我的車子走過來。看得出來他正猶豫著要不要做他腦袋裡想做的那件事。我相信他在腦海裡已經演練數次,評估過可能的風險...

看來是下定決心了。他朝我的車走過來,臉上是準備好吵架的表情,來到我的車子旁,敲了敲車窗:

「你剛剛沒看到我嗎?你知不知道差點撞到人了!」

「我知道,是我不對。我剛剛只留意到左手邊的行人,沒看到你。不好意思...」

當時我猜得出來他的來意,搖下車窗,舉起右手,欠身表示歉意。他對我的反應感到意外,臉上怒容稍稍退去:

「這樣開車真的很危險,以後要注意...不好意思喔...」

最後的「不好意思」應該是針對他敲車窗這件事。我再次致意,他轉身走進 Starbucks,剛好綠燈了,我繼續開車前進...

事情還沒完。換後座內人上場...

「叫你開車不要用手機,老是講不聽。再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

老婆開始發飆。事實上,這次「事件」不是因為邊開車邊用手機,但她說得沒錯,我總是把握「停紅綠燈的幾十秒,滑一下手機,刷推、讀新聞」,彷佛這樣才有「效率」,才不會浪費時間。

錯!大錯特錯。

停等紅燈滑手機,我沒辦法專心跟老婆討論家務,而這對我來說,應該是最重要的事啊。短暫的通勤時間,不管世界上發生什麼事,都可以等,也應該等,因為我必須專注心力在「家庭宇宙」,把心思放在最重要的人們身上。

藉著今早的事件,老婆再忍不住,把累積多時的怒氣一次發洩出來。這是警鐘,這是再明顯不過的訊號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戒掉「停紅燈,滑手機」,更不可以邊開車邊用手機。一個人開車時,只能用 Audible 聽有聲書。

只要不是停在路邊,上車就不可以用手機處理跟開車無關的事務。

上述,以及接下來表列的「禁令」必須成為我的生活原則,進而成為日常習慣。這個作法仿效 Ray Dalio《原則》一書:

...原則非常明確地表列,人們很容易就能評估其邏輯,周遭所有人,包含你自己都能判斷你是否說到做到。經驗告訴我,每當我做出決定時,反覆思考和寫下決策標準是很珍貴的,所以我養成這樣的習慣。— Ray Dalio《原則》

只是嘴巴說說沒寫下來,感受跟記憶還新鮮時有用,但隨著時間推移,注意力轉往其他地方,那些當時信誓旦旦一定會遵守的「禁令」,早就忘得一乾二淨,習慣什麼的,騙人騙自己。

「原則性」指的是一貫地遵循可以清楚解釋的原則。...我們會用不同方式得到原則。有時透過自己的經歷和反思獲得;有時我們也會從別人,比如父母親身上得到;或是採納某些整體性原則,如宗教和法律框架。— Ray Dalio《原則》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懂得「反思」。藉由反思,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進而成為比昨天更好的人。

「原則」會一再影響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 Ray Dalio《原則》

懂得「反思」才能察覺原則對生活的影響有多深。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與面對人事物的表現,皆由其內心認定的原則所決定。人出生時如白紙,在成長過程收集做人處事的原則,漸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並以此與他人互動。

不懂得「反思」的人,無法修正「價值觀」。他們無法理解生活中的不順遂所為何來,「這麼做有什麼不對?」「我都是這樣做事的啊,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不行?」遇到困難只會用一成不變的原則處理,無怪乎處處碰壁,成天怨天尤人。

不會「反思」就無法變強。

在接受了別人或自己形成的原則後即無法修正甚至改變。然而,許多原則的「第一版」有許多缺陷,必須經過不斷地修正、改良,成為處理任何事都能獲得正面結果的普遍性原則。

經此事件,我獲得了以下生活原則:

  • 節制使用手機。上車後不用手機處理跟開車無關的事務。
  • 一日之計在於晨,家庭宇宙外的事務都可以等。
  • 開車不搶快,行人安心,大家都安全。
  • 一心多用,必定無用。

歡迎訂閱《山姆的好康報報》,最新情報直達信箱!

* indicate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