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薪水無法反應技術能力?那就這樣做吧

[266] 薪水無法反應技術能力?那就這樣做吧
Photo by Mathieu Stern / Unsplash

如果你已經工作一段時間,技術不差、解問題也有一套法門,卻發現薪水卡在原地,不管怎麼努力都跟不上自己的成長速度——這不是個案,而是業界常態。

我也曾經這樣想過:「我現在的貢獻,真的只有這個數字嗎?」但光靠想是不會改變什麼的。你不主動提,沒有人會幫你。不開口,只會讓錯失的時機默默拉開你與別人的差距。職涯發展講究節奏,一旦被低薪綁住太久,即使跳槽也難補回來。

所以這篇文章不是講理念,而是把我自己怎麼做、學到什麼,講給你聽。

Step 1:別急著翻桌,先確認三件事

在打算談薪水之前,先幫自己釐清以下三件事情:

❶ 你現在的角色,有可見的成果嗎?
能不能列出三件「有你做比較順、沒你就出事」的工作內容?比如說:系統穩定性明顯提升、專案交付速度變快、團隊效率提高。

❷ 你目前的表現,有沒有被主管看見?
很多人默默做事,等加薪時才說「我一直很努力」,但主管不一定知道。你不需要自吹自擂,但要讓貢獻被看見,比如在週會簡報中明確呈現成效,或是主動更新專案進度。

❸ 你做的事,是公司認為「值得加薪」的事情嗎?
有些努力是「苦工」,但不是「值錢的工」。把時間花在業務核心、產品價值、關鍵效能上,才會讓主管在預算分配時想到你。

Step 2:挑對時間、用對方法開口

當你確認自己有戰績,不是憑空想像的實力差距,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談薪。

但談不是硬衝,而是策略。以下是具體做法:

❶ 選在專案結束或交付成果後的時機提出
這時主管印象最深、最能感受到你創造的價值。不要挑公司營運不穩、主管心情很差的時候開口。

❷ 用「想了解未來規劃」當開場白
比起「我要加薪」,你可以說:「我對未來在團隊裡的角色有些想法,想知道公司對我的期待,也想聊聊薪資規劃。」

這種說法比較中性、不具壓力,主管也比較容易進入實質討論。

❸ 提供具體數據,不要講模糊感受
不是說「我覺得我很努力」,而是說:「這半年我負責 A/B 專案,提前兩週交付、解了三個核心技術問題,客戶滿意度提升,也促成續約。」

這些具體資料,能幫主管向上管理,講給老闆聽。

Step 3:談完怎麼辦?可能出現這三種結果

❶ 談成了,加薪或有明確承諾
這是理想狀況。請記得「感謝+承諾」,讓主管知道你會繼續投入,強化信任。

❷ 沒談成,但有時間點或具體目標
例如主管說:「Q1 預算才會開,那時會評估。」請進一步釐清:「那我需要達到哪些具體條件?有 KPI 嗎?」

❸ 被模糊帶過或直接否決
這就是紅燈了。代表主管沒把你當核心戰力,或公司壓根不願意投資在你身上。此時該開始備份履歷、關注市場行情,為自己規劃出路。

給不敢開口的人:我當年也是拖了四年

我第一次談薪,是入行第四年。之前公司每年都有調薪,但幅度很小,根本不成比例。那一年我負責幾個主力專案,從需求到交付幾乎一手包辦,才終於鼓起勇氣提出加薪。

我沒有預先找好備胎,也不是威脅離職,只是把具體成果列出來,清楚地說出我的期望。結果?有談有差,薪資提升不少,也讓我更願意長期投入。

錯過一次加薪時機,等於讓你的薪資天花板整體下降一層。這不只是當下的幾千幾萬,而是影響你之後的每一次談判基準。

💭 如果你認真工作,也交出了成果,卻從沒主動開口談薪水,那很可能早就錯失了機會。這篇文章希望給你一點勇氣、一套具體做法。下次看到「薪資凍漲」這四個字,請先問問自己:我真的有主動提過嗎?

📌 本文由本人提供觀點與立場,透過 AI 協助撰寫初稿,經本人審閱確認後發佈。全文內容代表本人立場與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