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sam

C++|WorkFlowy|軟體開發|數位筆記

參兩摘|November 24, 2014
Mac

參兩摘|November 24, 2014

Technology Whiskey - A modern Markdown app for Mac & iOS [http://usewhiskey.com/] Mac 上永遠不嫌多的 Markdown 編輯器即將有新成員。多產的 Sam Soffes [http://soff.es/](我也是 sam)預告名為 Whiskey 的 Markdown app 即將推出,目前已有 beta 測試版 [http://usewhiskey.com/beta]還有影片 [http://vimeo.com/album/3108294]展示一些功能。 -------------------------------------------------------------------------------- The Complete Wunderlist
1 min read
優步(Uber)的優勢與優點
twitter

優步(Uber)的優勢與優點

> 優步(Uber)的一個優點是,叫車成功即可與司機聯絡(電話或簡訊)。因此可以事先提出特殊要求,例如有大行李、車子要開進地下室、要接的人不知道目的地等等。 所以,呼叫優步不是因為有人幫你開車門,或受不了小黃司機的態度(我不否認這佔比很重),而是有實質好處。而且現在比小黃便宜了。 — sam (@mhtx) October 27, 2014 [https://twitter.com/mhtx/status/526602047895134209]
1 min read
MIS 苦力

解決持續出現「POWER SAVING MODE」的問題

上個月,幫好友買了一台 ASUS Vivo PC [http://www.asus.com/tw/ASUS_VivoPC/] 。這種輕量型桌機很適合給只有文書處理以及上網需求的使用族群。原本我是堅持配備 SSD 的機型,不過朋友另有音樂、影片收藏的需求,只好「屈就」500GB 傳統(慢到龜速而且浪費人生)的硬碟。 SSD vs. HDD,我的哲學是: > 健康長青的密訣:SSD 老而彌堅的秘密:SSD 快樂工作的源泉:SSD — sam (@mhtx) August 7, 2014 [https://twitter.com/mhtx/statuses/497321311442862081] 回到正題。上個禮拜收到第一個問題回報:「無法開機」、「早上還正常使用,
1 min read
Learning

學習中文輸入法:倉頡 AND 注音

我的中文輸入法主力為「倉頡」,是「倉三」。練習時,一分鐘至多一百字,不算太快。實務上大概六十字左右。 之所以學倉頡,是因為專二會考中打(電子科,中打?真有遠見XD),同寢室學長專一就教(叫)我學倉頡。當時(那是 80386 的年代)我還沒有自己的電腦,借學長電腦玩中文打字練習遊戲,真懷念...(順帶一提,當初考試最快的同鞋用的是注音,恨吶!) 離題了。歲月不饒人吶... 為什麼應該學「倉頡」? 不負責任的猜測,目前最流行的中文輸入法(扣除手寫),應屬注音及其變型。 注音輸入法的學習門檻低,不計較速度的話,幾乎每個懂ㄅㄆㄇㄈ的人都知道怎麼用注音打出中文字,所以注音輸入法不用學。 倉頡輸入法就不同了。不僅要背字根,還得學會拆字規則。兩相比較,倉頡輸入法的學習門檻比注音高上數倍。但即便如此,我始終覺得學習倉頡輸入法有其必要。為什麼?先說我的親身經歷。 有時會接到類似詐騙集團的友人來電,問我某個中文字的倉頡碼怎麼拆?對方的描述方式:
3 min read
RSS

Feed Wrangler and Unread 部隊移防

早在 Google Reader 掛掉前,我主要的 RSS 閱讀器即是 Feedly [http://feedly.com/]。一直以來,Feedly 皆為免費服務,相當滿意她的表現,因此,去年八月的 Feedly Pro $99 [http://blog.feedly.com/2013/08/05/feedly-pro/] 募資(as Lifetime Feedly Pro [http://blog.feedly.com/2013/08/26/feedly-pro-available-for-all/] member),當然是毫不猶豫地刷下去! > 以實際行動支(金)援軟體開發者或服務供應商,這是讓自己喜愛的產品持續下去最直接的方式。 這是我之所以願意付費購買 Feedly
3 min read
Video

Gary Bernhardt, Talks and TDD Wa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nnethreitz/8031978409] Photo taken by Kenneth Reitz [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nnethreitz/] on Flickr 錄影、演講 最先注意到這位仁兄,是看到他的 Destroy All Software [https://www.destroyallsoftware.com/screencasts] 系列錄影(原先是收月費,現在則將所有影片分季賣,一季美金 $40 元,共五季)。有幾則錄影讓我印象深刻: * Statistics Over Git Repositories [https://www.destroyallsoftware.com/screencasts/catalog/
2 min read
networking

升到中華電信 4G

雖然沒有「吃到飽」讓人不爽,即使涵蓋率 [http://www.emome.net/internet_coverage]仍以都會區為主,4G 的高速還是令人忍不住流口水。再加上我主要的活動範圍—大台北地區,其涵蓋率 [http://www.emome.net/internet_coverage] (見下圖)幾乎都是「4G 訊號優良」。 (查詢日:2014.07.01)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中華電信推出原 iPhone 專案直升 4G,不延長合約,再奉送吃到飽直到合約到期。我在今年(2014)七月初,下班直奔中華電信長春直營店,完成了一個三升四的動作。 實際測速(iPhone 5) 升級前的速度:4.7Mbps/0.55Mbps(
2 min read
Microsoft

[免費好物] Process Explorer

軟體工程師除了「開發」軟體,也「使用」軟體。許多工程師藉由「研究」軟體來增加功力,增廣見聞——如果你沒這習慣,為了自己的職涯發展,最好現在開始養成。 我是軟體工程師,我用軟體解決問題。有時候遇到好用的軟體,我會很好奇的想了解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使用了哪些技術?背後的理念為何? 本文介紹 Process Explorer [http://technet.microsoft.com/en-us/sysinternals/bb896653] ,由神人 Mark Russinovich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k_Russinovich] 所開發。被微軟招募後,馬克的公司(Sysinternals)及其作品皆納入微軟TechNet 旗下,供大眾免費享用。Process Explorer 的功能多不勝數,接下來介紹幾個我常用的功能:
3 min read
iOS

[簡評] Castro - A Podcast(播客) app for iPhone

我不太聽音樂,倒是經常收聽 podcast(播客),特別是科技圈的播客節目。訂閱的節目超過二十個,常聽的約十個左右。 最早我是用 FeedDemon [http://www.feeddemon.com/](已停止開發) 下載 MP3 到電腦聽,後來買了 iPod Touch 便改用 iTunes 訂閱,同步到 iPod Touch。雖不方便,生活還過得去... 敗了人生第一支 iPhone(5) 後,iPod Touch 被冷落一旁,不過還是繼續屈就老方法。雖然陸續試了 [http://bit.ly/1riAztJ] 幾個 [http://bit.ly/1riAAOd] Podcast app,最後都因不夠理想而放棄使用。就別提那個
4 min read
Programming

[影片] 免費的 Pluralsight Video "Get Involved!"

Rob Conery [https://twitter.com/robconery] 的 Tekpub [http://www.wekeroad.com/2013/10/30/tekpub-expanding/] 被 Pluralsight [http://www.pluralsight.com/training] 買走後,訂戶轉換到 Pluralsight [http://www.pluralsight.com/training],除了延長原本的訂閱期(我是 Pluralsight Annuals Plus [http://pluralsight.com/training/Products/Individual]),有些影片可以免費觀看了,其中之一是《Get Involved [http://feeds.hanselman.com/
1 min read
敗家

[新品入荷] Sunshine USA Mini Cash-Can

前幾天,無意間逛到這個露天賣場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mft_tw],發現這個高約 3.5 公分,寬約 1 公分的銅製小罐,如獲至寶。開心一整天的原因是,這個小罐子解決久久上演一次的「手頭無現金」惡夢場景... 印象最深的一次經驗是,開車加油,開始加油了才發現皮包放在老婆那,自己身上一毛錢也沒有,也沒有信用卡。最後是把手機「押」在加油站,開車回去把皮包拿來「贖」手機Orz... 如果當時有這銅製小罐隨身(就掛在鑰匙圈),問題迎刃而解,不用上演尷尬橋段。為此,二話不說,當場下標。 這玩意兒美國原廠值美金 $29.95 [http://www.sunshineproductsusa.com/
1 min read
iOS

[筆記] Vesper Sync Design 教我的事

這篇〈How to Make a Vesper: Sync [http://bit.ly/1wZdNHr]〉由 Vesper [http://vesperapp.co/] 的另一位成員所撰寫,主要提供開發 Vesper Sync 功能背後的諸多考量。有幾項我覺得不錯,值得學起來: Do not use 'no-reply' for e-mail confirmation 標準的「新增帳號」流程,其中一步通常會寄送一張「確認函(Confirmation E-mail)」至指定的電子信箱,使用者點選隨信的超連結即完成確認。 Vesper [http://vesperapp.co/] 也採用同樣流程,但與其他服務不同之處在於:該郵件上的「寄件人住址」非
1 min read
Web Service

[免費好物] Yahoo! 奇摩字典

photo credit: European Parliament [http://www.flickr.com/photos/european_parliament/6774006194/] via photopin [http://photopin.com] cc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2.0/] 查英文單字,我的首選一直是 Yahoo! 奇摩字典 [http://bit.ly/1h7y8FR]。利用 Google Chrome 的應用程式捷徑 [http://bit.ly/1h7xRCR]功能釘到工作列上,一個滑鼠點擊即可查單字。 Yahoo! 奇摩字典 [http://bit.ly/1h7y8FR]提供「
1 min read
Windows

[筆記] 在 Windows 8.1 上找回失去的 WEI 分數

最先出現在 Windows Vista 的 WEI [http://bit.ly/1mQRFs1](Windows Experience Index) 分數計算頁面,Windows 8.1 已不復見: 介面不在,工具長存。Scott Hanselman [http://bit.ly/1mQRsVA] 那看到替代方案,稍稍麻煩一點點,但能達到同樣目的: 以管理者權限(Run as administrator)打開命令列視窗(Command Prompt),執行下列命令: winsat prepop 執行結果如下圖: 接著打開 PowerShell,輸入並執行如下命令: Get-WmiObject -class Win32_WinSAT 執行結果如下圖: 紅色圈圈處即該機器的 WEI [http:
1 min read
iOS

[筆記] Vesper 同步功能的開發日記彙整

Vesper [http://vesperapp.co/] 是 Q Branch 開發的 iOS 筆記軟體,目前僅支援 iPhone。主要開發人員為 Brent Simmons [https://twitter.com/brentsimmons],前陣子他在個人部落格 Inessential [http://inessential.com/] 開始了一系列 Vesper [http://vesperapp.co/] 的開發筆記(Vesper Sync Diary),無私地分享許多開發 Vesper Sync(同步功能)的技術細節,值得一讀。 先前曾經提及的 [https://samtsai.org/vesper-sync-diary-by-brent-simmons-keys/] Vesper Sync 開發筆記,作者把全系列完結後,另寫了一篇後續,用來修正或補充原文與實作的差異-
1 min read
碎碎念

[碎碎唸] 不專心的工作天

就在看(其實是「聽」)〈Windows PowerShell Unplugged with Jeffrey Snover [http://channel9.msdn.com/Events/TechEd/NorthAmerica/2014/DCIM-B318] 〉的同時,讀著另一個螢幕開著的 Dr. Drang [https://twitter.com/drdrang] 文章〈How the Kindle turned me into a book pirate [http://www.leancrew.com/all-this/2014/05/how-the-kindle-turned-me-into-a-book-pirate/] 〉。 文章裡頭提到一本小說《The Golem and the Jinni
1 min read